
Chengdu J-7 - Wikipedia
The Chengdu J-7 (Chinese: 歼-7; third generation export version F-7; NATO reporting name: Fishcan[1]) is a Chinese fighter aircraft. It is a license-built version of the Soviet Mikoyan-Gurevich MiG-21, and thus shares many similarities with that aircraft. [2] .
歼-7 - 百度百科
歼-7(中国代号:J-7,英文:Chengdu J-7/F-7 fighter aircraft [1],北约代号:Fishbed,译文:鱼窝)战斗机,是20世纪60年代中国沈阳飞机制造厂研制的一型单座单发超音速喷气式战斗机。 歼-7是仿制的苏联 米格-21 Ф-13型。 该机后转产至成都飞机制造厂和贵州飞机制造厂,进行后续改进改型、批量生产 [1]。 歼-7战机是中国首款两倍音速歼击机,共有两万多个零部件,新工艺、新技术和新材料达到两百多项之多,是新中国自歼-6以来最复杂的航空系统工程,标志着中国在当 …
J-7E | War Thunder Wiki
The J-7E (officially K/AJJ7E, or in Chinese 歼-7E型歼击机; unified NATO codename: Fishcan) is a heavily-modified model of the MiG-21 series and one of the current support fighters of the PLAAF.
歼-7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殲-7,是 中華人民共和國 獲得 苏联 技轉生產的 米格-21戰鬥機,该机型北约代号与其原型机相同,为“鱼床(Fishbed)”。 歼-7采取 三角翼,单座单发,机头进气的设计,殲7技轉期間因 中蘇交惡 終止蘇聯技術支援,中共航空工業後解析消化其技術,達成飛機全國產化,並持續改良。 1965年9月由中国 沈阳飞机制造厂 制造第一架歼7的組装,1966年12月28日正式定型並量产,后来将生产线转移至成都飞机制造厂和贵州飞机制造厂,并于2013年停产 [1]。 前后共生产了 …
List of Chengdu J-7 variants - Wikipedia
J-7E: Renamed production version of the J-7IV with problems exposed by the prototypes being corrected, such as aileron flutter, automatic pitching, lateral Dutch roll, and the HUD. This model is equipped with a Chinese version of the Italian Pointer 2500 ranging radar originally used on the Q-5M , modified to fit into the nosecone of the J-7E.
“魔改”歼7E首飞三十年,你不曾知道的前世今生 - 知乎
歼7e是歼7系列飞机发展历程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作为空军与公司签订的第一个整机研制合同,是成飞公司当时产品改型中改进最大、难度最高的一个项目。
歼-7E - 战争雷霆中文Wiki
歼-7E (北约代号:Fishbed;译文:鱼床/鱼窝)是中国的 VII 级喷气战斗机,战斗权重 11.0 (街机/历史/全真),它于 版本更新“赤色长空” 加入游戏。 基于已经成熟的歼-7II及其改进型 (歼-7IIH/B/M;C/D), 歼-7E供了一种非常不同的方式来升级从苏联的 米格-21 ——它不仅有一个更强大的发动机且增加了油箱体积,还配备了标志性的双三角翼,使其成为一个在整体机动性方面特别是低速时苏联米格-21的强大对手。 凭借其较新的 霹雳-5B 导弹和干扰物,歼-7E可以证明其能 …
国产改装战机歼7E 从首飞到装备部队 为中国航空工业发展打下基础
2024年9月19日 · j-7e作为歼7ii改装项目正式立项。 它始于成都飞机与西北工业大学联合开发改装机翼。 1984年,得知西工大提出的双三角翼设计理念与公司不谋而合后,成都飞机积极推进合作进度,步入厂校合作研发之路。
歼7战斗机发展历程之八——歼7E - 百家号
2024年2月16日 · 歼-7e战斗机以歼-7Ⅱ型为基础改进,提高了稳定盘旋角速度和瞬时机动性能。改进了双三角翼、发动机、挂架和航电系统等,使得歼-7e在机动飞行性能上接近第三代战斗机水平,有效载荷和作战半径也得到改善。
如何评价歼轰7新型号歼轰7E? - 知乎
J-7E于1987年开始设计,1990年3月12日总装交付,同年5月18日首飞。 这已经是三十多年前的事了。 J-7E的命名,执行的是原总参谋部于1987年颁布的《全军武器装备命名规定》。 "E"代表的是第5次重大改进。 J-7Ι型——由成飞在沈飞制造的J-7型机基础上左侧增加一门30毫米机炮、机头进气锥由原来三级调节改为随飞行速度作无级自动调节、进气口的唇口半径由0.5毫米加大到2.0毫米、换装采用了高温涡轮和空心涡轮叶片的涡喷-7乙型发动机增大推力、将座舱盖加高70毫米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