幞头作为唐代盛行的冠帽首服,是当时政治制度及思想文化开明自由的体现,其形制自由多样,受服饰等级制度的制约较小,是唐代人继承传统并在服饰创新和实用领域积极拓展的产物。幞头在唐代官服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2022年10月9日 · 唐代韩滉有一幅画名为《文苑图》,画中四个文人头戴幞头、身着袍服,神态各异,若有所思,可见幞头也是唐代文人日常穿戴的。 唐朝中期以前,盛行的一直是软裹幞头,而硬裹幞头大致在中晚唐时期才逐渐发展起来。
2024年3月20日 · 晚唐时期,僖宗皇帝对硬裹幞头的偏爱,使得这种具有极大优势的头饰得以迅速流行开来。唐代人以其创新精神,将传统头饰与新元素融合,打造出实用性与美观性并存的幞头,呈现出飘逸洒脱、气度雍容的盛世大唐风貌。
2021年3月31日 · 唐人在裹幞头之前,先在髻上罩巾子,巾子的形状影响幞头的外观。 幞头的形状随时代也不断发展,唐初期流行“平头小样”;唐中期武则天时流行“武家诸王样”,也称“高头巾子”;之后又流行“英王踣样”;到了唐代后期,又流行“衬尖巾子”和“翘脚巾 ...
幞(fú)頭,亦称襆頭,是一种古代头饰。 起源于 南北朝 时期,发展自 汉代 的一种头巾“ 幅巾 ” [ 1 ] 。 其形态最初类似于 头巾 ,后来于唐代发展出置于幞头内部用于支撑头型的内衬,称为“巾子”,此后在中晚唐时期逐渐發展成一種 帽子 并最终分化出 ...
一种头巾,起始于北周武帝(公元6世纪中)。即将头巾裁出四脚,就头裹之,称“幞头”,又名“折上巾”、“软裹”,盖取便于武事。至唐时,两带以系巾,两带垂以为饰,所垂工脚,或圆或阔,用丝弦为骨,稍翘起,成为硬脚。
2022年10月9日 · 硬脚幞头在唐初就已经出现,“唐制,唯人主得用硬脚”,是仅帝王可用的形制。 如唐太宗所用的幞头,便是软裹硬的幞头。 但晚唐时,方镇擅命,长官多僭越规制,穿戴硬脚幞头。
亦作“幞头”,一种头巾。亦名“折上巾”。一般认为幞头巾子起源于北周。当代学者沈从文先生根据出土文物(如墓俑等)及传世壁画考证认为:“若指广义‘包头巾子’,或‘平顶帽’而言,商代早已使用。
幞头,亦名折上巾,又名软裹,汉族服饰之一,是隋唐时期男子的首服,一种包头的软巾,因幞头所用的纱罗通常为黑色,故也称“乌纱”,后代俗称为“乌纱帽”。
2020年7月1日 · 从流传下来的画像中可以到处看到幞头的形象,如李白、狄仁杰头像上都戴着幞头。 所以《长安十二时辰》中上到圣人(唐玄宗),中到右相、司丞、参军、都尉,下到平民百姓都戴着幞头。 长安十二时辰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