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研究系统性阐释了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新辅助免疫治疗联合化疗后的免疫微环境异质性,识别了患者在耐药机制方面的潜在差异,并开发了预测患者复发风险的新型生物学标志物,具有一定的基础研究与临床转化价值。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导读】癌症治疗的临床方法面临着几个相互关联的挑战,包括药物输送效率低、潜在的不良副作用和不便。2025年3月18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研究团队在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了题为“Wearable flexible ultrasound microneedle patch for cancer immunotherapy”的研究论文。https:// ...
2025年3月26日,上海市肺科医院陈昶教授与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张泽民院士等合作团队,在国际期刊Cell上以Resource形式在线发表了题为“A single-cell atlas reveals immune heterogeneity in anti-PD-1-treat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的研究论文。陈昶教授及胸外科佘云浪副研究为该论文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