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辽宁省肿瘤医院胸内二科团队在《肿瘤瞭望》发布两例RET基因融合伴PD-L1高表达肺癌病例时,医学界再次陷入靶向治疗与免疫治疗交叉地带的迷雾。数据显示,全球每年新增RET融合肺癌患者约2.4万例,其中PD-L1高表达占比达13%-50%,这种双重生物标志物叠加的临床现象,正在改写晚期肺癌的治疗逻辑。2023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公布的LIBRETTO-431研究证实RET抑制剂中位PFS达24.8 ...
当前肺癌免疫治疗面临的核心矛盾,在于疗效优势与人群选择精准度之间的失衡。虽然PD-L1检测已成为临床常规,但既往研究显示,即使在高表达人群(TPS≥50%)中,不同PD-1抑制剂的五年生存率仍徘徊在15-25%之间。这种差异暴露出现有生物标志物体系的局限性——当临床医生面对同为PD-L1高表达的患者时,缺乏更细粒度的分层工具来预测个体化疗效。西米普利单抗展现出的PD-L1表达水平与临床获益正相关的 ...
为探究 PD-L1 对银屑病进展的影响,研究人员构建 PD-L1 基因敲除(PD-L1 KO )和过表达(PD-L1 OE )小鼠模型。结果发现 PD-L1 可抑制炎症、增殖并调节免疫反应,这为银屑病治疗提供了新的策略。 银屑病是一种由炎症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皮肤病,全球约 2%-3% 的人受其 ...
中南大学团队本次研究就是以线粒体代谢为出发点,但相信大家也能猜到,琥珀酰化修饰真要不影响抗肿瘤免疫应答,那才叫做怪事。 中南大学陈翔 ...
【导读】相对较低的应答率凸显了寻求传统 PD - 1/PD - L1 靶向免疫疗法之外的替代策略的必要性。4月1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研究人员在期刊《Cell Death&Disease》上发表了研究论文,题为“PLA2G7 promotes ...
在当今肿瘤治疗领域,新型抗肿瘤药物中的「靶向治疗药物」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堪称闪亮双子星。靶向治疗药物需通过基因检测明确敏感靶点,从而实现精准施治;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虽尚未形成统一的生物标志物评估标准,但 PD-L1 高表达通常预示着更优的治疗反应 ...
B1962注射液是抗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1(IgG1)和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组成的双特异性抗体融合蛋白。临床前研究结果表明,B1962作为单一药物 可同时阻断PD-L1和VEGF靶点 ,更有效阻断PD-1 ...
大家常说的PD-L1检测又是什么东西? 今天咱们就聊聊这个,主要以肺癌为例。 (一) 靶向药物之所以推荐基因检测,是因为能预测药物是否起效 ...
胶质母细胞瘤(GBM)临床治疗效果差,免疫治疗对多数患者疗效不佳。研究人员开展联合抗 PD-L1 和抗 VEGFR2 疗法治疗 GBM 的研究。结果显示该联合疗法可调节肿瘤微环境(TME),抑制 GBM 细胞免疫逃逸,延长小鼠生存期,为 GBM 治疗提供新思路。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陆舜教授团队在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英文版) 发表题为“Effectiveness of PD-1/PD-L1 inhibitors in ...
度伐利尤单抗是一种人源化的PD-L1(程序性死亡配体1)单克隆抗体,是阿斯利康旗下明星抗癌药,2024年全球收入47.17亿美元,同比增长21%。此次是度 ...